?
2020年10月22日,經歷了陰雨連綿的涼都六盤水天氣放晴,天空澄碧、和風送暖,在這讓人愜意連連的環境中,六盤水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建設新聞發布會在市政府迎賓館成功召開。發布會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馬令琦主持,邀請市生態環境局、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市水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及貴州日報、多彩貴州網、貴陽晚報.ZAKER六盤水、六盤水日報、六盤水廣播電視臺(電視)、六盤水廣播電視臺(電臺)、烏蒙新報等媒體記者參會。會上,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登學詳細介紹我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建設情況。
2019年,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等3部門組織的競爭性評審中,我市以優異的成績成功入圍第二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在20個入圍城市中名列第9位,獲得中央獎勵資金4億元。成為國家第二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后,我市按既定目標,結合以往黑臭水體治理,加快推進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建設各項工作。
一是提高站位,統籌領導“徹底治”。六盤水市堅持把水環境治理作為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任務,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任務,深入貫徹落實碧水保衛戰工作要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三名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的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協調解決跨區域跨部門問題。
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長為指揮長,聯系城建工作的副主任為副指揮長,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水投公司、水城鋼鐵(集團)公司等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建設指揮部,對各項工作推進情況實行周調度、周匯報,并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困難,全力推進各項治理工作。
二是科學規劃,結合市情“精準治”。我市治理工作充分借鑒上海、蘇州、成都、重慶等發達地區先進經驗,依托技術咨詢單位中規院,在原申報實施方案的基礎上,結合碧水保衛戰、六網會戰、《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以及六盤水實際情況,優化調整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治理方案,目前已完成了小屯、九洞橋、德塢污水處理廠的“一廠一策”和《六盤水市黑臭水體整治示范城市實施方案(2019—2020年)》,梳理出17個黑臭治理工程項目,并形成“可以干到底的一張藍圖”,預計總投資12.54億元。
啟動中心城區排水管網勘察診斷工作,采取管道物探等技術手段,全面排查管道錯接、混接點位,通過專業檢測設備對管網及檢查井的滲漏、淤積、破損等問題進行排查和修復。
三是系統施策,協同推進“全面治”。在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結合目前城市建設中存在的短板,將黑臭水體治理工作與海綿城市建設、城市排水防澇、地下綜合管廊、老舊小區改造協同推進,堅持自然與人工相結合、地上與地下相結合,構建“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三級水環境保障體系。在水城河治理項目中,融入海綿城市理念,通過生態修復措施系統提升河岸及濱河綠化的景觀效果,為老百姓提供娛樂、休閑場所。在明湖濕地公園、鳳池園等項目的建設中,在滿足濕地水質凈化功能的基礎上,全面貫徹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實現區域雨水的控制和利用。
截至目前,17個建設項目中,已竣工驗收項目2個,完成待驗收項目1個,正在施工項目10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項目4個。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其中,中心城區水城河、雙水河等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鳳池園、水城河主要水體水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污水收集能力明顯提升。
四是整章建制,規范管理“長效治”。我市在2017年已完成黑臭水體治理立法工作,頒布了《六盤水市水城河保護條例》,河長制及責任落實制度得到有效落實。成為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后,我市進一步完善了績效考核、排污許可、市政管網私搭亂接溯源執法、工程質量監管、垃圾清理、定期監測等管控制度,并啟動黑臭水體治理智慧化、數字化監管平臺的搭建工作,黑臭水體治理長效機制初見成效。
會議還介紹了我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建設下一步工作謀劃等情況,并就新聞媒體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